浅谈学困生的转化——以笔者所带的一名学生 A 为例
2020-01-17 点击:382 次
作者: |
葛怿昕 |
作者单位: |
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 |
摘要: |
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这种
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吃力的情况,反映在考试中则
是成绩不高、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造成学困生的原
因有很多,包括智力、情感、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性格等方
面因素[1,2]。作为一名教师,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工作与责
任,只有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
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3]。这其中由于教师的时
间和精力有限,再加上后进生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学
习成绩迟迟没有起色难免会有焦急的情绪,这时候课外辅
导机构起到了一个补充作用。笔者在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一
家课外辅导机构,该教育辅导机构为全国连锁,主要做小学
至高中科目的一对一辅导,与其他辅导机构不同的是,该机
构不会以提分为最主要的目的。或许其他辅导机构在应试
教育的背景下把给学生提分看成是最主要的目的,在他们
看来,“分数改变命运”。的确,这句话在某种层面没有错误,
但是从长远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是靠分数的提高就
能够达到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对于后进生的转化,
如果仅仅以分数去衡量他们的进步,那么他们或许会越来
越没有自信。我们辅导机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每一
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方案,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
教,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
学习的潜能,让他们更有动力地去学习,取得了进步之后自
信心会得到进一步增强,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对于学困
生的转化也随之形成。本文以笔者就职的课外辅导机构所
带的一名学困生 A 为例,对她一开始刚来辅导机构的学习
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此,笔者制定相应的辅导方案,对她的
不良学习习惯进行转化,使得她最终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
成绩。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以期给教师在学困生转化方面
提供一些指导建议。 |
关键词: |
学困生;个性化发展;转化 |
中图分类号: |
G630 |
基金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