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讲的情态类别分析
2014-01-21 点击:594 次
作者: |
赵江蓉 |
作者单位: |
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 |
摘要: |
情态系统是韩礼德功能语法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韩礼德把情态分为倾向、义务、概率和频率四个大类。本文将用情态系统相关理论对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就职演讲进行情态划分和分析。研究发现,在演讲稿中,情态词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概率情态,倾向情态,义务情态和频率情态。在罗斯福的就职演讲中,概率情态词主要表现现实状况可被改变,人民关注的问题可被解决的可能性。倾向情态词主要表现罗斯福个人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自己上台后要做的工作。义务情态词主要表现了罗斯福要求政府,总统和人民所要做的工作。而频率情态词主要说明现阶段的多发问题。由此可见整篇演讲稿旨在唤起人民的信心和阐述自己上台后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号召大家共同努力。情态词与表现现阶段存在问题的词汇搭配的情况极少。说明总统在避免谈及令人沮丧的状况。总而言之,罗斯福的这篇就职演讲在当时对唤醒全民信心和希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时的情况下(经济危机)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关键词: |
语言学 系统功能 韩礼德 情态系统 罗斯福 就职演讲 |
中图分类号: |
H319.34 |
基金项目: |
|
|